【超市大搜查】霉菌毒素可致癌及幼兒發育不全 消委會檢測16款不含霉菌毒素胡椒粉【附完整名單】
發布時間: 2020/10/15 11:33
最後更新: 2020/10/15 12:39
疫情下不少市民都多了在家煮食,少不免會用到各種調味料、乾香料。消委會檢測市面20款預先包裝胡椒乾香料,發現有4款含有黃曲霉毒素及赭曲霉毒素A。黃曲霉毒素及赭曲霉毒素A這些霉菌毒素可致癌,亦會導致幼兒發育不健全,應避免食用。
消委會檢測市面20款預先包裝胡椒乾香料,發現有2款驗出黃曲霉毒素、1款驗出赭曲霉毒素A、1款驗出黃曲霉毒素及赭曲霉毒素A。
16款不含黃曲霉毒素及赭曲霉毒素A的胡椒乾香料如下:
何謂黃曲霉毒素
據消委會,黃曲霉毒素主要分為黃曲霉毒素B1、B2、G1和G2。當中以具致癌性(carcinogenicity)和基因毒性(genotoxicity)的黃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高。黃曲霉毒素會污染食用植物,常見於天氣炎熱和潮濕的地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黃曲霉毒素被列為第1組物質,會令人類致癌。
黃曲霉毒素與人類肝癌有關,特別是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人,亦可能會影響丙型肝炎病毒帶菌者。另外,黃曲霉毒素亦可透過胎盤而影響胎兒,導致幼兒發育不健全。
由於黃曲霉毒素是致癌物質,聯合國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雖沒有為黃曲霉毒素訂定健康參考值,但建議應將黃曲霉毒素的攝入量降至盡可能低的水平。而且一般煮食過程和烹調溫度難以去除黃曲霉毒素,因此食材應避免黃曲霉毒素的產生。
何謂赭曲霉毒素A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赭曲霉毒素A列為第2B組物質,即可能令人類患癌的物質。據過去的動物實驗,赭曲霉毒素A會增加患上肝細胞瘤、腎細胞腺瘤和惡性腫瘤的機會,也會抑制實驗動物的免疫系統。就人類而言,一些研究顯示赭曲霉毒素 A與區域性巴爾幹半島腎病變有關聯,而區域性巴爾幹半島腎病變的地區分佈與泌尿道上皮腫瘤的高死亡率有關。
參考歐盟對不同香料訂定赭曲霉毒素A的最高含量上限:胡椒(果實,包括白胡椒 及 黑胡椒)、肉豆蔻、薑、薑黃為每公斤15微克。JECFA為赭曲霉毒素A訂出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為每周每公斤體重100納克。以一個體重60公斤的成人計算,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為6000納克,即6微克。
選購建議:
消委會建議,市民選購時應查看包裝上的產品描述,例如是否純正香料還是混合香料,從而揀選合適的香料產品。
- 購買前應細心查看產品包裝是否完整,並留意保質期和食用期限,確保產品沒有過期。
- 留意香料表面有沒有發霉、異樣、變色或異味,不要購買有發霉或包裝已破損的產品。
- 香料的包裝應密封好,以免受潮,儲存在清涼乾爽的地方,避免暴曬或放置在潮濕的地方,亦應遠離煮食加熱的爐灶,並盡快食用完畢。
- 不建議儲存在雪櫃裡,以免又熱又冷,已研磨的香料因霧氣而結成塊狀。如食用量不大,以購買小包裝為佳。
- 保持均衡和多元化的飲食,以免因偏食而攝入過量霉菌毒素。
更多保存調味料貼士:
【食用安全】調味料存放不當易變味發霉 消委會教正確存放調味料方法【附清單】
【消委會】 7款常用乾香料含黃曲霉毒素 1毫克黃曲霉素已可致癌破壞肝臟組織
責任編輯:楊宛茜